太美的鲫鱼舍不得炖,于是有了金鱼

宠物饲养 2024-09-18 11:02:44

大家一定都听过“旱鳖鲤鱼”这个成语的故事,故事里的鲤鱼,现在叫鲫鱼。

这才是鲫鱼的正确栖息之地。下面你就会知道原因。| 夜行者第 4 期

鲫鱼和鲤鱼很难区分?看看那胡子!

鲫鱼是常见的淡水鱼类,属于鲤形目鲤科鲫鱼属。野生鲫鱼背部灰黑色,体侧银灰色或黄绿色,腹部白色,鳞片较大,鳍灰黑色。

鲫鱼身份证照片 | Bounthob Praxaysombath(标签:悉尼)

由于与鲤鱼关系密切,习性和栖息地也很相似。二者在形态上有一定的趋同性,但整体差异性还是比较明显的。首先是体型差异:鲫鱼比鲤鱼小很多,一般在30厘米以下,而鲤鱼最大的可以达到一米多。其次是体形与颜色:鲫鱼体型较短圆润,颜色也不像鲤鱼的金鳞红尾那样艳丽太美的鲫鱼舍不得炖,于是有了金鱼,而是较为雅致的银灰色。另外,鲫鱼的嘴不像鲤鱼那样宽大而向下。

最重要的是,不管是哪种鲫鱼,都没有鲤鱼嘴上的两对须,这也是区分鲤鱼和鲫鱼最直观、最稳定的特征。只要了解了鲫鱼无须、鲤鱼有须这个小细节,就很容易区分这两种鱼了。

无须鲫鱼和有须鲫鱼 | Frei / ARCO / naturepl.com (上);Steve Packham /naturepl.com (下)

由于鲫鱼和鲤鱼的游泳能力较差,所以它们往往群居在食物丰富、水流平缓的浅水区。作为底栖杂食性鱼类,鲫鱼是绝对的机会主义者。与喜欢在河底搜寻软体动物和水生甲壳动物的鲤鱼不同,鲫鱼的食物中也包括一些底栖甲壳动物和软体动物,但更多的是包括丝状藻类在内的水生植物。为了过滤和消化水中的蓝藻、硅藻等藻类,鲫鱼的鳃耙和肠相对较长,这也使它们更能适应食物来源较少、食物成分单一的静水和小水环境。

它们也可以在小溪中找到 | Will Watson / Naturepl.com

自然状态下,鲫鱼在我国除青藏高原外各水系的各种水体中均有分布,从江河湖泊到池塘沟渠,国外则分布到欧洲。随着人工养殖,鲫鱼已遍布世界各地淡水水体,是当之无愧的广泛分布鱼种。

世界上的鲫鱼有4种,除分布于日本琵琶湖的白鲫C. cuvieri外,其余3种均分布于中国——仅分布于新疆额尔齐斯河水系的青鲫C. carassius(国外分布于欧洲)、分布于黑龙江水系和额尔齐斯河水系的银鲫C. gibelio,以及鲫鱼本身。

顺序为:白鲫、黑鲫、银鲫 | animal.memozee (图1);Viridiflavus / Wikipedia (图2);Michel Roggo / NPL (图3)

不怕缺氧的顽强鱼

鲫鱼能成为广泛分布的种类,分布范围比鲤鱼更广,说明它有独特的本领。其实能成为广泛分布的种类的鱼,往往具备两个特点:抗逆能力强(对环境要求低)、繁殖速度快(繁殖周期短,繁殖数量大)。

先说抗逆能力,比如打鱼回来的鱼,鲫鱼往往是最后活下来的,如果把它们放在一盆水里,可以养很久,鲫鱼能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生存下来,靠的就是它的标志性能力——耐低氧能力。

你在街上买到的草鱼其实是鲫鱼 | Mr.ちゅらさん/维基百科

水体溶解氧含量随地理位置、季节、水体成分、水环境、水流条件等因素而变化,溶解氧降低往往导致鱼类摄食量减少、生长缓慢、繁殖力下降,甚至死亡。急性缺氧是鱼类生命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短期应激,对鱼类生存有重要影响。鱼类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三种主要策略来适应长期低氧环境。

第一是改变呼吸器官的结构,或进化出鳃以外的器官来辅助呼吸。例如,泥鳅进化出了皮肤和肠道来辅助呼吸,而鳗鱼则进化出了口腔和喉腔的内壁。前面介绍的暹罗斗鱼也进化出了可以直接呼吸空气的迷路器官。

暹罗斗鱼可以通过鱼迷宫直接呼吸空气 | Nokkaew 微距摄影 / Flickr

第二种策略是通过增加红细胞数量和提高血红蛋白的携氧能力来适应低氧条件。

第三个策略是改变代谢途径和代谢方式。抑制代谢率被认为是鲫鱼能在低氧条件下生存的关键。在极度低氧条件下,鲫鱼可以利用肌肉和肝脏中储存的糖原进行无氧代谢,也能将这一步骤中产生的乳酸转化为乙醇和二氧化碳,通过鳃直接排出体外。

在养鱼过程中,高密度养殖水体中经常会出现短暂的急性缺氧现象。此时鱼会出现强烈的应激反应——有的会试图用“嘴”直接在水面呼吸,从空气中获取尽可能多的氧气(这就是常见的鱼类“浮头”现象);有的会通过改变鳃的形态结构来增加氧交换(鲤鱼会扩大鳃丝的表面积);有的会通过改变心肌ATP敏感钾离子通道的开放率、代谢率、增加红细胞数量等来应对急性缺氧。

浮头现象 | 陈勇/楚天都市报

这些急性应激反应虽然能暂时维持鱼类正常的生理活动,但往往引起脑细胞、心肌细胞凋亡,导致大量鱼类瞬间死亡,这就是水产养殖中俗称的“翻塘”现象。鲫鱼对短期急性缺氧和长期缺氧都有应对的手段,是一种非常成功的耐缺氧鱼类——所以才有“鲤鱼干涸”的说法——这个问题在高密度养殖中很少遇到。

如果物种要生存,就必须繁衍。

接下来的优势就是繁殖。鲫鱼性成熟快,从出生到参与繁殖只需要一年时间。以青衣江口鲫鱼种群为例,据调查,该种群中达到初始性成熟的最小个体体长仅为7.79cm,体重只有17.53g。当地捕捞压力大,能够参与繁殖的亲鱼年龄结构减少,个体越来越小,但种群规模不会受到特别影响。

金鱼类型_金鱼的习性_各类金鱼

其实,采取类似策略的鱼类还有很多。长江三鲜之一的弯刀鱼也是一年就达到性成熟。据调查,产卵期最小的弯刀鱼体长只有11.8厘米,体重只有5.7克。随着捕捞压力加大和环境破坏严重,弯刀鱼种群数量下降严重。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弯刀鱼种群呈现严重的小型化、低龄化趋势,但种群的繁殖潜力并未受到太大影响。

相比之下,同样是长江三鲜之一的鲥鱼,由于性成熟较晚、繁殖个体较大,受到巨大的捕捞和环境压力,已经很难找到。

很难看到活的鲥鱼了。图为中科院水生所标本 | 少霞小黄鸡

和象征生育、吉祥的鲤鱼一样,鲫鱼产卵量大、产卵量大,后代成活率高。研究表明,一条两岁大的鲫鱼一年产卵量可达4万粒,即便捕捞压力大,如此大的鱼卵基数也足以应付。而拥有类似策略的刀齿鲀则充分发挥了其繁殖潜力,一条五岁大的刀齿鲀可以携带多达17万粒卵!这种大范围的繁殖策略,进一步保证了这些鱼类种群的延续。

鱼肉鲜嫩可口

在我国,鲫鱼是家喻户晓的食用鱼,因其肉质细腻鲜甜、无泥土腥味、体型适中、易养殖等特点,广受人们的喜爱,还拥有一些有趣的俗名,如开心(瘦)头鱼、鲫鱼瓜子等。

美味的红烧鲫鱼 | pixabay

鲫鱼的烹调方法很多:鲫鱼汤,是用富含悬浮脂肪颗粒的鲫鱼熬成的浓汤,呈乳白色,有催乳作用;鲫鱼冻,是用红烧鲫鱼经低温处理,使其中的胶原蛋白凝固成冻状,吃起来鲜嫩爽滑。每年三、九月左右,也就是春末秋初,是鲫鱼的产卵季节。此时,肚子里装满鱼卵的雌鱼最为肥美,是餐桌上不可多得的美味。

香浓奶香的鲫鱼汤 | 微兔/豆果美食

人们从未停止对鲫鱼品种的改良,如味道鲜美的彭泽鲫、齐河鲫,生长迅速、抗逆性强、体型较大的异种银鲫、高背鲫,甚至还有以日本白鲫为母本杂交的祥云鲫等等,可以说全方位地满足了市场的需求。

美丽的金鱼由此诞生

金鱼在我国养殖历史悠久,起源于鲫鱼。自然界中,鲫鱼背部呈深灰色,腹部呈银白色,有淡黄色光泽,但在发育过程中,有些鲫鱼的黑色素细胞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橙黄色的色素细胞和淡蓝色的反光组织,形成了所谓的红鲫或金鲫。这种鲫鱼在自然界中比较少见,但还是可以碰到的。

最著名的当属西吉彩鲫,是王春元先生1981年在宁夏西吉县考察时发现的,有红、白、青、红白相间的个体,现存资料中关于此种鲫的最早记载可追溯到晋代,当时称其为朱(红)鲫。

红鲫、金鲫 | 少侠小黄鸡

金鱼的习性_金鱼类型_各类金鱼

进入唐代,金鲫的野生踪迹仍零星出现。由于佛教盛行,全国各地大量修建放生池太美的鲫鱼舍不得炖,于是有了金鱼,人们开始将捕获的金鲫放生于池中饲养金鱼的习性,因此又称金鱼池。从此,金鲫进入了半驯化时代。

到了南宋,金鱼已成为权贵们争相追捧的珍品,他们在家中设立鱼池,饲养金鱼。伴随着养金鱼时代的到来,还出现了养金鱼的技师,他们被称为“鱼工”。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金鱼的习性,人们开始掌握了金鱼的养殖技术,并在金鲫鱼的基础上培育出了白色和黑白斑的金鱼品种。

黑金鱼个体|威尔·迈德特 / 布伊滕·比德

从明代开始,人们开始用盆、缸代替费时费力的养鱼池。这一时期诞生了许多眼鼓、身短、双尾、鳍长的金鱼品种。此时的金鱼与原来的金鲫有很大区别,开始向现代金鱼圆凸的体形靠拢。

短而圆的身体| Bruno Cavignaux / Biosphoto

现代金鱼饲养者除了选用变异个体外,也开始有意识地进行品种选择,培育出了狮子头、珍珠鳞、水泡眼等十余种新形态。

这些个体依次为狮子头、珍珠鳞片和水泡眼 | Wil Meinderts / Buiten Beed(图 1);Yvette Tavernier / Biosphoto(图 2);Bruno Cavignaux /Biosphoto(图 3)

近代以来,人们开始掌握杂交育种技术,在原有基础品种基础上,通过杂交、重组,形成了多种性状相结合的新品种,如今金鱼的品种已达330多个,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加。

由于金鱼种类复杂,人们将其分为草科、文科和卵科,科内又细分为品系。草科成员体长而扁,类似野生鲫鱼,观赏鱼市场上常见的草科金鱼即属此类;文科成员体凸圆,有背鳍;卵科成员体凸圆,背鳍完全缺失。

金鱼依次为禾本科、文科和蛋科 | Konrad Wothe / MInden Picture(图 1);Bruno Cavignaux / Biosphoto(图 2);Wil Meinderts / Buiten Beed(图 3)

自晋代发现金鲫以来,金鱼便遍布世界各地,其色彩艳丽,形态多样,是中国劳动人民对世界文明最宝贵的贡献之一,是当之无愧的“东方圣鱼”。

网友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标签